“常春藤”名校招生那些事儿(7)
总统、副总统的孩子入学,你说是后门也好,不是后门也罢,有明文规定,是照章办事。合不合理?可以争论,但有一条:“合法”。如果你要反对,不要反对“走后门”,而要反对那些把“走后门”规定为合法的“条文”。换言之,牢骚只能是牢骚,要杜绝这类后门,只有想办法去掉这些使走后门合法存在的“条文”。
许多人喜欢请参议员、众议员、校董会成员,这“员”那“员”的给自己写推荐信。有没有效,只有天知道。
《大学招生交易的秘密》的作者,讲述了一个他的女学生的动人故事:
这个女孩负责学校的废物回收。因工作需要,从高二开始,她就与校长、副校长有所接触,并与一清洁工具体执行废物回收。到了高四申请大学时,她需要从这三个人中选一人写推荐信。大家都以为她不是选一言九鼎校长就是副校长,但她出人意料地选了老清洁工。
老人是墨西哥人,没文化,连英语都不太会说。严格意义上说,那位老清洁工的推荐信非常糟糕,不但语法不通,有些句子还词不达意。但他的推荐信告诉人们:这位女生很关心他和他的一家。总是很尊重他,和他一起商量怎么做好学校废物回收的工作,使他觉得自己也很重要——能尽心尽力地参与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活动。
据说,这封推荐信感动了每一个招办人员,有人甚至是含着泪读完这封文法不通、但质朴无华的推荐信。
这个女生的SAT考分只有1320(满分1600),这个分数根本达不到藤校的要求。但就因为这封特殊的推荐信,她被三家“藤校”录取了。
这个故事很动人。但我不知道:她是不是墨西哥族裔?不过,不管她是不是“平权措施”保护的少数民族,从“策略”的角度看,这个“险招”确实独具匠心。在高中生的眼里,校长、副校长高不可攀;但在大学招生官员眼里,写推荐信的高中校长成千上万;写推荐信的清洁工,恐怕百年不遇。因此,才有异峰突起、奇兵乍现的效果。这个女孩敢于舍校长选保洁,光是这份胆识,就足以让名牌大学怦然心动。
我认为:美国的推荐信制度有漏洞和缺陷。比如,学生顾问的推荐信都说了啥,只有天知地知。为了让推荐人畅所欲言,许多大学表明:在学生上学前就会销毁推荐信或有关表格。
用肥皂票,才容易有后门
前面谈过录取的过程和筛选方式。我想,我们可以把战争年代某个知名的说法借过来,优化一下:“宁可‘浪费’三天,不能漏掉一个。”
美国高招的审核程序可谓“过五关,斩六将”。如SAT分数很低(虽然芝大等校已不强求SAT考分,但绝大多数一流大学仍要求),高中成绩很差,没什么特长,不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和社会活动,就算你“贿赂”了第一级、第二级审核人员,“过了五关”也无法“斩六将”——你在“审核委员会”或“筛选委员会”的评审中,同样会被刷下来。
本身“不上线”不行;“上了线”,仅贿赂个把关键的人也不一定行;必须贿赂所有的人,包括委员会中那些学生代表和教师代表,难度几近登天。所以,从目前揭露的美国高招弊案来看,只能是一改SAT考分;二伪装成体育特长生。
一般来说,美国人也讲人情。因此,也有走“人情”后门的现象。比如,在允许的范围内,为非常亲近的亲戚朋友开点无伤大雅的后门。但仅限于不犯法的小后门。踩底线去行贿受贿,许多人就会变得六亲不认了。所以说,这次是史上最严重的弊案。当然,犯罪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国度都会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