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藤”名校招生那些事儿(8)
美国高校招生一般都尽量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为了保证这“三公”,社会上还有监督手段:如发现同学的条件不如你(除了Legacy、捐款、因“平权措施”受益的少数民族、体育特招生等情况外),但他被录取,而你没录取,你可以告上法庭,或者在媒体上揭露。2014年,几个白人学生把密执安大学“合法”的“平权措施”告上最高法院。目前,60多个亚裔团体也认为“平权措施”歧视亚裔申请者,正在把哈佛告上法院。
许多美国人认为:为了上大学行贿某些人,非常不值。第一,非常危险,后果非常严重;第二,贿赂额大了不值,还不如直接捐款,小了又无效果;第三,即使贿赂了某些人,也不一定起作用;第四,与其贿赂,不如多申请几家大学,东方不亮西方亮,总有接收的学校。第五,上大学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今年上不了,明年上。今年上不了理想大学,明年还可以转学;本科不如意,研究生还有机会。来日方长,完全没有必要铤而走险。因此,这次史上最大丑闻仅33个家长涉案。
想想美国高招审核程序,你可能觉得“似曾相识”?——取消高校毕业分配制度后,各单位“五花八门”的自主招工,不也是看成绩、看表现、看能力、看面试吗?
也就是说,“似曾相识”就是离我们并不遥远。实际上,如果我们把这些“似曾相识”综合起来,就是美国“高考”招考分离的审核和选拔机制。
既然目前的“自主招工”没有失控的现象,为什么我们要为招考分离,自主招生忧心忡忡、举步不前呢?
多年前,中国取消肥皂票、布票、粮票、肉票时,人们也担心过抢购风潮、囤积居奇、商店缺货、银行挤兑……实际上,正好相反,恰恰是在使用肥皂票、布票、粮票、肉票时,走后门、托人情无处不在。若我们总是在种种担心的阴影下,就会举步不前、就会仍然使用着肥皂票、布票、粮票、肉票……
腐败现象严重与人的素质不高、法治不健全、监督机制不完善有关。只要我们在招生的政策上增加透明度、在审核制度上健全法制,在录取过程中完善监督机制,就完全可以在招考分离中大大减少丑恶现象。
Legacy 情结
Legacy译成中文是“传代物”“遗产”的意思。
Legacy招生政策,是指大学(尤其是私立大学)在招生时,给校友子女一定的照顾。这不是“潜规则”,但有点遮遮掩掩。
一般来说,申请者的父母是校友,才被看作Legacy。有些学校也把祖父母、甚至兄弟姐妹为校友的,看作Legacy。
美国大学排行榜前20名(偶有公立大学入围)基本上是私立学校。可见,Legacy招生政策在美国的影响有多么深远。
Legacy的录取率高度机密、非常敏感,不容易探查。一般在30%到45%之间。常年排名榜首的普林斯顿2010年前后是40%(近年的暂查不到);哈佛2014年是40%;2018是33%。换句话说,100个Legacy申请者中,约40个被录取。而这两校2019年的录取率分别为7.0%和5.3%。Legacy的录取率是常规的6到8倍。我查不到耶鲁的Legacy录取率,但应该不低于40%。因为,耶鲁的Legacy学生占学生总数的15%。100个学生中15个是Legacy,这是一个相当高的数字。耶鲁大学最著名的Legacy是谁?老布什,然后,是小布什,再然后,是小布什的女儿!
2001年,小布什应邀回母校演讲。面对人头攒动的毕业生,他说:“你们得了A的,很伟大。得了C的,也不要悲哀,照样可以当美国总统……”
人们哄堂大笑。
接着,他又调侃副手切尼(也曾读耶鲁,但未毕业):“为什么切尼只能当副总统?因为他没毕业。否则,也照样能当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