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藤”名校招生那些事儿(12)

光山新闻网 王林 2019-04-03 07:47:01
浏览

  看看美国名校招生,除了Legacy学生、享受“平权措施”的“少数民族”学生、体育特招生、国际学生,再加上父母捐款的学生,名人学生等,剩下的正常的招收名额已不多。比如,当年有13600人申请某大学,该大学打算录取1700人,录取率为12.5%。其中,2000人申请“提前录取”,600人被录取。这样,还有1100个名额。在这1100个名额中,有约200个是享受“平权措施”的“少数民族”学生,200个是Legacy学生,200个是体育特招生,100个是国际学生,若干个捐款生和名人学生。除了这些“陪读生”,只剩下不到400个名额给“正常”录取的学生。毫无疑问,这400个被录取的学生才真正是最出类拔萃的高分高能的英才!

  当然,美国名牌大学众多,就是2019年排名第47名的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也有16个诺贝尔奖得主。因此,这个学府收几百,那个学校收几百,出类拔萃的英才仍然有自己的归宿。前100名的学府,平均每个大学收400人,美国的精英就被基本囊括。

  用一块巨石雕一勇士,没有脚下的碎石,勇士怎么凸显?我们也可以把legacy学生、体育特招生、“平权措施”受益生等,看作一支运动队必不可少的“陪练”和“板凳队员”,看作一种必须的“生态平衡”,看作铺垫勇士的碎石……

  比喻可能不太中听,但是否也有些道理呢?

  奎茨博士是“公立常春藤”名校的迈阿密大学著名教授,曾任系部招生委员会主席。我曾跟他谈到:在中国,人们对改革高考的最大顾虑,就是担心如果不以分数高低为录取标准,就会出现“走后门”。假如像美国高招一样,在录取过程中加入一些主观的、无法量化的标准,人们担心将会出现许多欺诈的和难以解释的录取决定。

  奎茨博士的一番话很有意义,用作此文的结束语:“尽管我们有理由担心使用多种标准的高校招生会因特权孳生腐败;但以考分为唯一标准的大学招生也并不能防止因特权而产生的不公平录取。

  美国名校面临的不是从顽石堆中找玉,而是从玉石堆中发现我们需要的美玉,决定选哪一块、留哪一块。当然,最简单的办法是用公式去计算每一块玉石的各种指标。但是,其结果将是你得到的玉石几乎都差不多。假如你的目标是去重制一模一样的小玉器,即便你得到的玉石有点点差别也还将就得过去。然而,假若你的目标是创造千姿百态的精美玉器,你必须去挑选各种形状、尺寸、色彩的玉石。大多数美国高校招生办的人员做的就是这个工作。

  使用一套宽泛的录取标准而不是单一的高考考分,将出现丑陋的现象,这种担心是可以理解的,但这并不是我们的主流。”

  (作者为美国迈阿密大学教授、中美教育与文化比较专家,在中国出版《“玩”的教育在美国》《高考在美国》《素质教育在美国》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