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帆竞渡创一流——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综述(13)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3-01-31 05:32:07
浏览

鞍钢在对经营层实行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过程中,强化刚性执行。细分“不胜任”退出5种具体情形(低于“双70”“双80”;综合评价不称职;在本单位班子中连续2年排名末位;企业董事会或上级党委认为不适合继续任职;违法违纪或被问责处分处罚)。2021年,攀枝花钛材江油分公司、重机公司表面强化厂等5家企业10名经营班子成员因未完成契约底线目标,被免职并扣罚全部年度绩效薪酬;触发契约合格线的1家单位班子成员扣罚全部年度绩效薪酬,执行保底工资,对已兑现超发部分分月追回。

2021年,华润集团对考核结果未达到“双70”底线的解聘退出12人,未达到“80”及格线的扣减全部绩效薪酬19人。2018—2020年任期综合考评整体排名靠后的28人(占比11%),分别给予退出集团管理干部序列等不同处理。

总部位于深圳的中海发展一直走在改革的最前沿。中海发展将责任目标契约化的要求与班子“强制分级、末等调整”紧密结合。试点以来,公司助理总经理及以上管理人员,累计退出人数占比达到三分之一。

2018年以来,中国化学26名集团公司党委管理干部因业绩不达标、履职不力被免职、降职或责令辞职,4名职业经理人因年度或试用期考核不合格被解聘。如王挺一样,大家对此坦然接受。中国化学的一池春水被激活。

河南省资产管理公司按照省政府“不设行政级别”的要求,所有员工一律脱离行政编制和身份,董事长成冬梅辞去省管干部身份,真正实现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她表示:“以前如果做得不好,可能还会有个退路;现在做不好,可能会被直接解聘。”

“一把手”率先打破“铁饭碗”,起到身体力行的示范作用。目前,河南资产所有高管和员工一律市场化选聘产生,一律不享有体制内编制,人事档案全部放在河南省人才交流中心,成为市场经济下只能背水一战的“打工人”。2021年,河南资产在职员工69人,人均管理资产8亿元,人均创造利税1500万元,处于行业领先水平,为服务实体经济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批国企积极推进中层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竞聘上岗,能者上庸者下,已经蔚然成风。

中国海油实行中层干部“非优必转”。担任同层级职务满两个任期,任期绩效考核连续为“优秀”的中层干部,且不具有其他退出情形的,可跨单位、跨部门交流使用。不满足优秀条件的,不再续聘领导岗位,转聘业务、技术序列岗位,发挥其专业技术作用。2021年,管理人员退出率达到12%。

2021年,徐洋从中国一汽的一名普通二级经理竞聘为中国一汽营销中心区域管理部的负责人。上任以来,他带领部门员工创新转型发展,积极推进营销数智化建设,搭建自动化销量预测模型及营销中心车型管理体系雏形,实现红旗品牌份额同比增长25%。

2020年,中国一汽面向全员实行了新三年任期改革。三年来,管理人员通过竞争上岗方式聘任379人,占新聘任管理人员比例达61.9%。接下任务指标再上岗,徐洋们有了压力更有动力。徐洋说:“回望过去这一年我们披荆斩棘、奋发图强的日日夜夜,让我深刻意识到,改革早已不仅是某个节点的宏大变革,更已经成为伴随我们每个人成长和蜕变的点滴日常。”

曾几何时,东北国企被称为计划经济的最后堡垒。近几年来,特别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以来,中国一汽、中国一重、鞍钢集团等地处东北的国有企业着眼长远发展,针对干部员工状态不到位,发展劲不足等问题,在三项制度改革等方面勇于探索攻坚克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改革成就,有效推动了企业效益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