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帆竞渡创一流——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综述(24)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3-01-31 05:32:07
浏览

无论是“双百行动”“科改示范行动”,还是“区域综改”,更加侧重基层企业和地方企业。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创建,则更加偏重提升大型中央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2018年以来,国务院国资委遴选基础条件较好、主营业务突出、竞争优势明显的航天科技、中国石油、国家电网、中国三峡集团、国家能源集团、中国移动、中国宝武、中航集团、中国建筑、中国中车集团、中广核等11家中央企业,开展了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工作。

几年来,11家示范企业全面对标世界一流企业,在深化改革、自主创新和开放合作方面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中国移动党组书记、董事长杨杰说,世界一流是公司持之以恒追求卓越业绩的战略选择,就是要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在较大规模基础上实现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跻身全球信息服务企业第一阵营。

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是世界一流企业的重要表现。近年来,三峡集团走出一条“筑巢”和“引凤”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国有资本功能放大之路,成为全球资源“调配师”。圆满完成了三峡国际引进战略投资者工作,充分彰显中国三峡集团的国际信誉与品牌影响力;发行长江电力“沪伦通”全球存托凭证(GDR),实现核心子企业境外上市,创近年中资企业海外上市最好水平。2021年,中国三峡集团通过混改吸引全球资本351亿元,约占央企全年引资总额的1/4。如今,三峡集团全员劳动生产率为406万元/人,在央企中名列前茅。

与世界一流企业相比,研发投入较低一直是我国国有企业的重要短板。国家能源集团组建以来,构建起科技委总揽全局,智库、前沿技术研究院、专业研究院为平台,基层研发机构为支点的“1+2+3+N”科技研发体系。建立科研投入长效机制,完善科技攻关体制,研发投入年均增幅接近10%,牵头承担的多个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通过验收。

对标先进提升管理,是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中国远洋海运重组之初,就确立了以压减促改革的原则,通过削减法人户数和管理层级提高企业的组织效率和市场反应速度。目前,中国远洋海运法人户数较重组之初减少了39%,管理层级从7级缩短到4级。所属中国远洋海运集运的法人户数较压减工作开展之初减少了47%,集装箱船舶运力规模跃居行业第一梯队,企业效益大幅提升。

持续的改革,提升了中央企业乃至国有企业整体的国际竞争力。2022年,已有99家国有企业入围《财富》世界500强,其中,国务院国资委监管企业47家,发电、航运、船舶等行业中央企业主要效率指标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一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电网、通信等行业企业专利数量和质量位居全球同行业领先水平,航天、深海、能源、交通、国防军工等领域涌现一批世界级原创性科技创新成果。一批企业品牌影响力和国际化水平明显提升,21家中央企业进入全球品牌价值500强,打造了高铁、核电、特高压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名片,培育了一批具有行业话语权和美誉度的企业品牌。

加强党建

强根铸魂引领发展

古语云: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回望三年行动,改革为什么能风劲帆满?

关键在党。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取得卓著成效的关键因素。

三年来,各级国资委和各国有企业,始终坚持在完善公司治理中不断加强党的领导,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实践表明,党建工作和企业经营水平息息相关。”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宋志平认为,党建工作做得好,企业经营发展就会做得好;党建工作做不好,企业经营发展往往也做不好。